生態效益:
鄰近計畫已進行陸域生態及水域(河川)生態兩大類調查,結果顯示自民國92年迄106年間,鄰近範圍多屬林地、耕地、荒地及森林,自然生態環境豐富,但本工程施工範圍多在道路及聚落集中處,對生態活動影響應屬有限。在陸域生態方面,以生態重要性來評析,保育類之陸域動物歷年曾紀錄包含:白耳畫眉、冠羽畫眉、青背山雀、藪鳥、繡眼畫眉、黃山雀、灰喉山椒鳥、紅頭山雀、白尾鴝等等36種鳥類;台灣黑熊、台灣彌猴、山羌、白面鼯鼠、條紋松鼠等;哺乳類有台灣黑熊、台灣彌猴、山羌、白面鼯鼠、條紋松鼠等。兩棲類有盤古蟾蜍、莫氏樹蛙、梭德氏蛙、斯文豪氏蛙等。在森林內並蘊育著種類繁多的昆蟲如鍬形蟲、金龜子、蝴蝶、蛾、蟬。
再由生態敏感性來評析,透過鳥種與棲地的分析(如圖1)顯示,大冠鷲屬小型猛禽,主要棲息於500公尺以下的淺山區域及丘陵最為常見,偏好被人類開發過但人口密度不高的森林間隙地帶;黃嘴角鴞屬鴟鴞科,主要分布於低海拔至2,500公民之山地森林。棲息於枝葉較茂密的樹林,停棲位置選擇枝葉繁密的樹冠內層;臺灣藍鵲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地區,而1,800公尺以下的中、低海拔闊葉林或次生林也可以看見該種鳥類的蹤跡;紅尾伯勞亦為台灣冬候鳥,主要棲息於空曠的農地或稀疏的樹林中,此類候鳥於工程範圍內數量少、活動範圍大,受本工程之影響亦小。鳳頭蒼鷹則為中型猛禽,棲息在海拔2,000公尺以下的天然林、人工林或茂密的大型公園,偏好在森林較稀疏處或林緣獵食,本工程範圍雖屬其宣示領域範圍之一,惟應不屬其築巢範圍,影響極為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