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總覽 水質效益 生態效益 更多圖片 交通位置
石門水庫上游集水區巴陵地區水質改善工程

處理流程:

案污水處理方式採用適用於處理生活污水去氮除磷之套裝式處理系統,其設備在日本已有成功商業生產販售。採用具流量調整功能之厭氧濾床/生物過濾方法,這種方法將活性污泥生物脫氮原理應用於生物膜處理設施,設備包括帶有計量泵的厭氧濾床,填充有微生物載體的生物過濾槽和處理槽而組成。將好氧處理水循環到厭氧池脫硝除氮,並由於厭氧濾床槽的足夠容量和計量泵的操作,提供流量調節功能;好氧生物濾過槽中,利用附著在微生物載體上的微生物膜進行有機物分解及硝化反應。好氧池採用高比表面積生物載體,與接觸曝氣法相比,可以使反應槽體積縮小,並通過生物載體進行懸浮生物膜過濾,有效地捕獲和過濾懸浮固體。過濾處理過的水循環到厭氧濾槽脫硝除氮,並利用適時之逆洗機制,防止濾材堵塞和適當維持微生物數量。在好氧生物濾過槽添加除磷劑,使其與磷反應沉澱在處理水槽,藉由將污泥抽除,去除處理水中之磷。最後處理水經加氯消毒後,即可達放流水標準而排放

水質淨化效益:

根據「建築物污水處理設施設計技術規範(內政部營建署)」規定,水污染防治法中有關建築物污水處理設施之放流標準,本案所設計之合併式套裝污水處理設施,流量皆小於250 CMD,因此放流水標準如下:

  • BOD:50 mg/L
  • COD:150 mg/L
  • SS:50 mg/L
  • 大腸桿菌群:300,000 CFU/100mL
  • 氨氮:10 mg/L
  • 總氮:15 mg/L
  • 正磷酸鹽:4 mg/L
  • 總磷:2 mg/L

工區範圍河川水質資料蒐集成果:

在水質資料方面,鄰近計畫之水質調查成果均顯示,三光溪之水質均屬未受(稍受)污染。巴陵地區位於三光溪上游之新興測站同樣屬甲類水體,歷年監測結果亦偶有超過水質標準之狀況,可列為本工程之參考水質測站,綜合以上水質調查結果顯示,偶有超過甲類水體分類水質標準之狀況,顯示區域內河川水質能完全符合以保護生活環境為主之水質環境基準(彙整如表3所示)。

表3 鄰近開發計畫河川水質調查結果摘要
河川水質監測摘要 石門水庫水質監測、水域生態環境
及非點源污染調查研究(95~97年)
河川水質 DO 三光溪上游新興測站
(97年11月~97年10月)
6.9~8.0mg/L
(符合甲類水體標準)
BOD 三光溪上游新興測站
(97年11月~97年10月)
<1~1.8mg/L
(符合甲類水體標準)
SS 三光溪上游新興測站
(97年11月~97年10月)
<1~15.7mg/L
(符合甲類水體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