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總覽 水質效益 生態效益 更多圖片 交通位置
南崁溪人工溼地
工程主辦單位 桃園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場址維護單位 惠民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總面積 2公頃
所用工法 自由表面水流式溼地系統
工程經費 700千元(未損壞前費用);40萬元(修復費用)
開工時間 94年
完工時間 102年重新修復啟用
目標水體 南崁溪

設計水量及削減量:

截流南崁溪,設計量2,800-3,000CMD設計出流水水質或去除率條件如下所示。

BOD5(mg/L) SS(mg/L) NH3-N(mg/L)
設計入流水質 10 15 10
設計出流水質 <10 <15 <10
去除率 >37% >75% >34%

場址特色:

南崁溪人工濕地綠化園區內的水質淨化方式,是利用自然界質(土壤、礫石、植物)及生物成員(微生物、水生植物),以氧化、還原方式,轉換污水中的BOD5、SS、COD,並藉由水生植物植株表面,增加微生物附著空間,增加微生物對水質淨化的效果,水生植物有助於將水中氮、磷的去除。

配置內容說明:

處理單元包括前處理設施、礫石槽體工程、管線工程等。

單元配置圖:

單元配置圖
單元配置圖

處理流程:

  1. 第一道FWS(沉澱淨化區):主要吸附水中之重金屬及懸浮固體,增加其沉降以初步淨化水質。
  2. 第二道FWS(睡蓮觀賞區)::主要吸附水中之氮、磷及鉀,並同時抑制藻類生長。
  3. 第三道FWS(稀有水生植物區):主要去除水中釋放之氨氮異味。
  4. 第四道FWS(景觀生態放流池):主要為復育保育類植物,如台灣萍蓬草、莞等。

處理單元說明:

截流南崁溪水後進入沉澱淨化區(第一道),再經過睡蓮觀賞區(第二道)吸附氮、磷及鉀,由倒虹吸工導稀有水生植物區(第三道)去除水中釋放之氨氮異味,引入景觀生態放流池(第四道)復育保育類植物,最後排入南崁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