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水量及削減量:
截流南崁溪,設計量2,800-3,000CMD設計出流水水質或去除率條件如下所示。
|
BOD5(mg/L) |
SS(mg/L) |
NH3-N(mg/L) |
設計入流水質 |
10 |
15 |
10 |
設計出流水質 |
<10 |
<15 |
<10 |
去除率 |
>37% |
>75% |
>34% |
|
場址特色:
南崁溪人工濕地綠化園區內的水質淨化方式,是利用自然界質(土壤、礫石、植物)及生物成員(微生物、水生植物),以氧化、還原方式,轉換污水中的BOD5、SS、COD,並藉由水生植物植株表面,增加微生物附著空間,增加微生物對水質淨化的效果,水生植物有助於將水中氮、磷的去除。
|
配置內容說明:
處理單元包括前處理設施、礫石槽體工程、管線工程等。
|
單元配置圖:
|
單元配置圖
|
處理流程:
-
第一道FWS(沉澱淨化區):主要吸附水中之重金屬及懸浮固體,增加其沉降以初步淨化水質。
-
第二道FWS(睡蓮觀賞區)::主要吸附水中之氮、磷及鉀,並同時抑制藻類生長。
-
第三道FWS(稀有水生植物區):主要去除水中釋放之氨氮異味。
-
第四道FWS(景觀生態放流池):主要為復育保育類植物,如台灣萍蓬草、莞等。
|
處理單元說明:
截流南崁溪水後進入沉澱淨化區(第一道),再經過睡蓮觀賞區(第二道)吸附氮、磷及鉀,由倒虹吸工導稀有水生植物區(第三道)去除水中釋放之氨氮異味,引入景觀生態放流池(第四道)復育保育類植物,最後排入南崁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