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南運河水質改善計畫
工程總覽 水質效益 生態效益 更多圖片 交通位置
港南運河水質改善計畫
工程主辦單位 新竹市政府工務處
場址維護單位 新竹市政府工務處
總面積/水域面積 場址用地面積約1.36公頃
所用工法 接觸氧化法
工程經費 87,251.973千元
開工時間 109年10月
完工時間 111年11月
目標水體 港南運河(金城湖排水支線)

設計水量及削減量:

港南運河水質改善計畫工作範圍位於新竹市港南運河旁之水質淨化設施,包含運河內之人工濕地及烏瓦窯排水之引水設施。本淨化設施為處理港南運河水體,自烏瓦窯排水末端引水,並於淨化後放流至港南運河中,改善水體停滯及優養化情形,平均處理水量為3,000 CMD。設計之進流水質BOD為7.6 mg/L、SS為14.8 mg/L、NH3-N為13.4 mg/L,設計污染削減率BOD及SS為65%、NH3-N為80%,設計污染削減量BOD約13 kg/d、SS約29 kg/d,NH3-N約為32 kg/d。

場址特色:

  1. 彈性運用礫間接觸曝氣氧化設施工法,改善港南運河水質,配合類生態工法與低操維需求進行濕地復育,強化環境教育與生態遊憩的場域。
  2. 建置人工渠道型濕地作為預處理手法,透由配置具污染削減特性植栽,使運河內污水先行處理後再導入現地處理設施。
  3. MSL(多層複合濾料)系統:MSL系統在日本已被廣泛採用,主要靠沉澱及吸附機制用以去除水體中磷成分。

配置內容說明:

引入運河內之人工濕地及烏瓦窯排水之水源至現地處理設施。待處理污水流經填充礫石的處理槽,使污水與礫石表面的生物膜接觸反應,達到水質淨化目的。礫間接觸氧化槽中,由於礫石間存在許多大小不同的孔隙,當污水流經這些孔隙時,水流因受礫石阻擋而致流速減緩,水中的懸浮物質會與礫石接觸並在很短的孔隙距離內沉降;此外,礫石粗糙的表面,可供許多微生物附著生長,其具粘性的生物膜則主要負責吸著懸浮物質,其整體機制為水中溶解性的有機物在流經礫石表面的生物膜時,被微生物利用而達到降解的效果,於上述之礫間接觸曝氣氧化設施後,淨化後水體原則上亦會揚水進後端多層複合濾料系統依循沉澱及吸附機制用以去除水體中磷成分,進行水質淨化處理後再回放至港南運河,提升運河流域水質。另外透過河段重整,人工渠道型濕地亦可帶來景觀及生物棲息之功能,更有益當地棲地復育功能。

單元配置圖:

單元配置圖
單元配置圖

處理流程:

引流設施→ 進流揚水井→ 前處理單元→ 礫間接觸氧化槽→ 出流渠道→ 污泥儲存槽→ 出流水槽及多層複合濾料(MSL)系統 等

處理流程圖:

處理流程圖
處理流程圖

處理單元說明:

於港南運河之人工濕地河段及烏瓦窯排水之引水設施,以截流取水,於揚水井經動力泵送至進流渠道及礫間接觸氧化槽、經多層複合濾料(MSL)系統後端重力放流至港南運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