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總覽 水質效益 生態效益 更多圖片 交通位置
大漢溪員樹林自然排水淨化工程(第二期)
工程主辦單位 桃園市政府水務局
場址維護單位 桃園市政府水務局
總面積/水域面積 場址用地面積約900m2
所用工法 礫間接觸曝氣氧化法
工程經費 7,430萬7,478元
開工時間 108年02月
完工時間 110年09月
目標水體 員樹林排水水質

設計水量及削減量:

本工程將主要收集員樹林排水約7,000CMD,生化需氧量取160.0mg/L,懸浮固體取160.0mg/L,氨氮取6.50mg/L作為設計進流水質。因進流水質特性為生化需氧量濃度偏高,本案增設水質預處理設施,將入流水處理後平配分水予一、二期設施,礫間設施之水質去除率以BOD約75%、SS約75%、NH3-N約65%為設計目標。全系統預期污染物削減量BOD約為972kg/day、SS約為972kg/day、NH3-N約為34kg/day。

場址特色:

  1. 利用礫石模擬天然河川以自然方式淨化水質。
  2. 引入員樹林排水水源至現地處理設施進行水質淨化處理後再排放回員樹林排水,提升大漢溪水質。
  3. 改善河川水質環境、營造自然生態。

配置內容說明:

導引待處理污水流經填充礫石的處理槽,使污水與礫石表面的生物膜接觸反應,達到水質淨化目的。礫間接觸氧化槽中,由於礫石間存在許多大小不同的孔隙,當污水流經這些孔隙時,水流因受礫石阻擋而致流速減緩,水中的懸浮物質會與礫石接觸並在很短的孔隙距離內沉降;此外,礫石粗糙的表面,可供許多微生物附著生長,其具粘性的生物膜則主要負責吸著懸浮物質,其整體機制為水中溶解性的有機物在流經礫石表面的生物膜時,被微生物利用而達到降解的效果,使水質獲得淨化。

單元配置圖:

單元配置圖
單元配置圖

處理流程:

截流設施 → 沉砂池 → 進流揚水井 → 砂濾系統 → 分配水井 → 一、二期礫間接觸氧化槽 → 總放流水槽或污泥儲存槽(檔板控制) → 生態池→放流等

處理流程圖:

處理流程圖
處理流程圖

處理單元說明:

於員樹林排水,以取水堰取水,經進流揚水井之動力泵送至砂濾系統及後續單位,最後排放至生態池後放流至員樹林排水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