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大溪水環境及鄰近區域環境改善工程
工程總覽 水質效益 生態效益 更多圖片 交通位置
東大溪水環境及鄰近區域環境改善工程
工程主辦單位 臺中市政府水利局
場址維護單位 臺中市政府水利局
總面積/水域面積 0.3公頃
所用工法 礫間淨化現地處理工法
工程經費 260,870千元
開工時間 109年02月
完工時間 110年08月
目標水體 東大溪

設計水量及削減量:

設計處理量8,000CMD,處理晴天污水,放流水質標準:
BOD5≦20mg/L或削減率≧80%(取濃度高者)
SS≦20mg/L或削減率≧80%(取濃度高者)
NH3-N≦10 mg/L、油脂≦1mg/L或削減率≧80%(取濃度高者)

場址特色:

  1. 以DAF浮除系統作為前處理單元,先行去除東海夜市80%以上油脂
  2. 以接觸濾材搭配傳統礫間天然礫石進行水質淨化,並將場址營造為環教步道,營造優質休閒場域
  3. 淨化水輸送到下游微水力發電後再放流大社支線恢復水圳記憶。
  4. 生物處理單元上方為相思林,配合工程進行相思林復育
  5. 導入IOT物聯網智慧監控水質處理流程,具節能減碳之效益
  6. 改善河川水質環境、營造自然生態

配置內容說明:

進流沉砂池(兼分洪池) 、粗攔污柵、進流渠電動閘門、手動插閘、渦流除砂池、電動細攔污柵、IOT水質感測、進流量水堰、鋼帶式油脂截留器、混凝槽、加壓浮除(DAF) 、分水井→缺氧槽→接觸曝氣槽1、接觸曝氣槽2、沉澱槽、礫間曝氣區、礫間非曝氣區、污泥貯槽、放流量水槽

單元配置圖:

單元配置圖
單元配置圖

處理流程:

處理單元包括截流暗渠(3m*3m)→進流沉砂池(兼分洪池) →粗攔污柵→進流渠電動閘門→手動插閘→渦流除砂池→電動細攔污柵→IOT水質感測→進流量水堰→鋼帶式油脂截留器→混凝槽→加壓浮除(DAF) →分水井(20%分至一期,80%分至二期) →缺氧槽→接觸曝氣槽1(繩狀濾材) →接觸曝氣槽2(繩狀濾材) →沉澱槽→礫間曝氣區(天然卵石) →礫間非曝氣區(天然卵石) →污泥貯槽→放流水槽→微水力發電(1/2)、放流東大溪河道(1/2) →發電尾水放流大社支線

處理流程圖:

處理流程圖
處理流程圖

處理單元說明:

東大溪上游無基流量,水源全為廢水(餐飲廢水及生活污水),故以加強型現地處理單元補強傳統礫間單位面積處理量之不足之問題,包括DAF浮除系統及繩狀濾材,皆為本場處理水質成功之重要因素,原理示意如下:

加壓浮除-去除油脂
加壓浮除-去除油脂
繩狀濾材-生物膜機制消化污染物
繩狀濾材-生物膜機制消化污染物
傳統礫間淨化生物處理單元
傳統礫間淨化生物處理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