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大溪水環境及鄰近區域環境改善工程
工程總覽 水質效益 生態效益 更多圖片 交通位置
東大溪水環境及鄰近區域環境改善工程

生態效益:

公共建設在於服務人民,故而公共建設的生態考量,需以人民可從生態系中獲得利益為基礎。生態系服務(Ecosystem services)是連結生態系統與人類福祉建構的概念模型,即生態系統中,無論直接或間接,可提供人類生活中相當的福利及必要的服務。盤點本計畫改善棲地環境後可提供之生態系服務,區分為支持、文化、調節與供給等四大項目,分述如下:

  1. 支持性生態系服務:本計畫重點為改善東海別墅區導入東大溪的排水。改善後之排出水,成為品質佳的水資源。將此良好的水資源導入路思義教堂前的大社支線,增添校園藍帶的景觀,同時對於校園及周邊整體生態系的水循環,提供優質化的改善。本計畫同時針對東大溪營造完整的樹林帶,建構出連續性綠網棲地,提供更健全森林生態系,預期陸域生態系的初級生產者、在質(多樣性)與量(族群量)都會提升,校園與溪濱帶土壤生成與養分循環也會轉變,預期對於東海校園整體生態系會朝向優化發展。
  2. 文化性生態系服務:經改善後之排出水,提供優質水資源導入校園,營造學校藍綠帶共存景觀,提升生態美學價值。文化多樣性面向,東海大學校園為大肚山少數大面積樹林生長繁茂區,本計畫於校園內導入優質水資源形成之潺潺水流,可重建1687年郁永河撰「裨海紀遊」登大肚山所見「風度林梢,作簌簌聲,肌骨遇寒。瀑流潺潺,……」之景觀,以及建校前農業灌溉水圳大社支線,重現水流景象,極具歷史文化價值。而改善水質之礫間淨化設施,與配合校園整體性之環境營造,可提供相關科系於校園內建構軟硬體的知識系統,或提供校外社區大學發展流域學校之基地,提升整體教育價值。
  3. 調節性生態系統服務:改善排水水質對於東大溪兩側的東海大學與臺中工業區廠商,可有效改善多年來未完全處理之商業及生活污水產生之臭氣,調節空氣品質。同時上游區段豪雨季匯集之水流,長期侵蝕東海大學校地,導致校地塌陷流失,樹木死亡的情況,也會獲得明顯的改善。
  4. 供給性生態系服務:東海大學友善農作區緊鄰東大溪,預期改善後的放流水,對於友善農作區的土壤入滲水源也會有質性的改善。可提供作物更優質的環境。而友善農作區目前正發展養蜂產業,蜜蜂會至東大溪取食受污染之水源。未來改善後的放流水,將提供養蜂區蜜蜂較乾淨的水資源。多樣性的原生植栽規劃,也可提供蜜蜂取食花蜜的來源。整體上,可以對校園發展友善農業提供更優質的農作食物。

綜上盤點生態系統服務,本計畫改善東大溪水質與環境,可讓東大溪周邊環境,特別是東海大學校園的四大項生態系統服務獲得全面提升。由於東海大學校園為開放性校園,提供臺中市民自由進出,特別是假日為臺中市民與遊客活動的重點景觀區。此四大項生態系統服務同時回饋居住鄰近校園之住家與進入校園活動之市民、國民,環境改善後,影響層面廣泛,對於臺中市城市行銷具備正向的意義。有關本計畫生態檢核成果茲摘錄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