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總覽 水質效益 更多圖片 交通位置
桃園市大溪排水淨化工程
工程主辦單位 桃園市政府水務局
場址維護單位 桃園市政府水務局
總面積 6.1公頃
水域面積 3.0公頃
所用工法 污水截流、表面流人工濕地
工程經費 31,180千元
開工時間 105年3月
完工時間 106年12月

設計水量及削減量:

設計處理水量6,000 CMD;可削減BOD 108公斤/日、SS 90公斤/日及氨氮 43.2公斤/日

場址特色:

  1. 改善河川水質環境、營造自然生態。
  2. 環境保護教育示範功能。

配置內容說明:

本工程大溪排水主要支流河槽,利用截流堰方式將污水截流至污水專管,並由重力方式將污水之導入濕地中。人工濕地系統,包含了草澤濕地、埤塘濕地、林澤濕地及生態池。

  1. 草澤濕地:本單元水域面積為8,420平方公尺,平均水深為0.5公尺。本單元的植栽系統以低莖型態的挺水型水生植物為主體,植被的覆蓋度高,藉以營造水淺及高密度的植生環境,以將有機污染物有效進行攔阻及吸收。
  2. 埤塘濕地:本單元水域面積為8,196平方公尺,平均水深為1.4公尺。本單元採用深水域型態的設計,以延長水力停留時間及增加空氣與水表面的氧氣交換速度,達到氨氮之硝化作用。
  3. 林澤濕地:本單元設置場址以大溪排水區分為兩區,南區水域面積為5,067平方公尺,北區水域面積為4,054平方公尺,平均水深為0.6公尺。以營造林蔭(樹冠)遮光及缺氧之環境,並加強脫硝反應之進行及生態棲地環境之營造。
  4. 生態池及人工溪流:本單元生態池水域面積為1,387平方公尺,平均水深為0.8公尺。該單元種植包含挺水型、沈水型與浮葉型等三大類型植物,利用較佳的水質條件優勢,復育中海拔濕地的原生水生植物,並結合原有步道旁之草溝,將淨化後之水源導入其中,以呈現出溪流環境之生態景色。

單元配置圖:

單元配置圖
單元配置圖
航照圖
航照圖

處理流程:

截流工取水 → 調勻池 → 草澤濕地 → 埤塘濕地 → 林澤濕地 → 生態池等

處理流程示意圖
處理流程示意圖

處理單元說明:

  1. 截水堰:設置於大溪排水主要支流河槽,利用截流堰方式將污水截流至污水專管,並由重力方式將污水之導入濕地中。
  2. 調勻池:該單元採用深水域型態的設計,除了延長停留時間進行水質調勻外,並可發揮沉砂之功能,及保有較大的污泥貯留空間。本池槽設計平均水深1.8公尺,承接了來自排水口6,000 CMD的污水。
  3. 草澤濕地:本單元水域面積為8,420平方公尺,平均水深為0.5公尺。本單元的植栽系統以低莖型態的挺水型水生植物為主體,植被的覆蓋度高,藉以營造水淺及高密度的植生環境,以將有機污染物有效進行攔阻及吸收。
  4. 埤塘濕地:本單元水域面積為8,196平方公尺,平均水深為1.4公尺。本單元採用深水域型態的設計,以延長水力停留時間及增加空氣與水表面的氧氣交換速度,達到氨氮之硝化作用。
  5. 林澤濕地:本單元設置場址以大溪排水區分為兩區,南區水域面積為5,067平方公尺,北區水域面積為4,054平方公尺,平均水深為0.6公尺。以營造林蔭(樹冠)遮光及缺氧之環境,並加強脫硝反應之進行及生態棲地環境之營造。
  6. 生態池及人工溪流:本單元生態池水域面積為1,387平方公尺,平均水深為0.8公尺。該單元種植包含挺水型、沈水型與浮葉型等三大類型植物,利用較佳的水質條件優勢,復育中海拔濕地的原生水生植物,並結合原有步道旁之草溝,將淨化後之水源導入其中,以呈現出溪流環境之生態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