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水量及削減量:
設計截流15,000 CMD,BOD削減367 kg/day,SS削減367 kg/day,NH3-N削減225 kg/day
|
場址特色:
- 改善河川水質環境、營造自然生態。
- 設置觀察廊道、解說空間,提供教育功能,增加教育意義
|
配置內容說明:
場區主要處理單元包括截流設施、攔污柵、沉砂池、礫石接觸曝氣池及放流管等。主要採取接觸氧化法使生物膜附著於礫石表面,利用此生物膜處理廢水中之有機物質以達淨化水質之功效。污水經截流後通過攔污柵去除大型固體物,經動力方式幫送至礫石分層區,主要以去除無機性懸浮固體物;並經後端生物處理之處理水經放流管線至既有流域予以放流。
|
單元配置圖:
|
單元配置圖
|
航照圖
|
處理流程:
截流設施 → 細攔污柵 → 沉沙池 → 礫間接觸曝氣池 → 出流渠道
|
處理流程示意圖
|
處理單元說明:
- 取水設施:本場係採用重力流方式截取青埔溝。
- 前處理及進流設施:經由細攔污柵欄及沉沙池固體物後,再以動力方式泵送水體至進流渠道,流入接觸曝氣單元。
- 沉砂池尺寸:10.0m(L)*2.0m(W)*2.6m(D)
- 進流井尺寸:1.5m(L)*2.0m(W)*3.8m(D)
- 接觸曝氣氧化槽/濕地功能池:本場採用接觸曝氣工法,使生物膜附著於礫石表面,利用此生物膜處理廢水中之有機物質以達淨化水質之功效。
- 曝氣區尺寸:31.1m(L)*34.0m(W)*3.7m(D)
- 非曝氣區尺寸:8.9m(L)*34.0m(W)*3.7m(D)
- 停留時間:6 hr
- 放流及污泥儲存設施:經處理後之水體以重力流方式回放至青埔溝。
- 出流水槽尺寸:3.5m(L)*2.5m(W)*2.9m(D)
- 污泥貯池尺寸:63.9m(L)*2.5m(W)*2.9m(D)
|
目標水體青埔溝截流處截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