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 功能,可能會造成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建議開啟瀏覽器 JavaScript 狀態
:::

月津港排水水質淨化場(土庫路)

工程總覽

行政區 臺南市 鹽水區
流域 急水溪
目標水體 排入月津港、岸內排水污水
工法類型 接觸氧化
完工年分 109
工程主辦單位 臺南市政府水利局
場址維護單位 臺南市政府水利局
場址介紹
臺南市鹽水區月津港水質改善及污水截流

「月津港水質改善及污水截流」工程分別在土庫路及信義路各興建一座水質淨化場,並在中上游污染排水管線截流,避免污水直接流入河川,再搭配相關綠美化及環境營造,能大幅提升當地的生活品質及觀光效益。

每年透過月津港燈節、泛舟活動、生態魚類野放,讓居民共同參與,打造在地人與環境的和諧共存空間。

獲獎資訊

  • • 2021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優質獎
  • • 第二屆全國水環境大賞─樂活生態獎
  • • 前瞻「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第二屆金蘋果獎
  • • 109年度「臺南市政府第2屆公共工程優質獎」水利工程類第二級佳作
  • • 河川類-金蘋果獎

環境效益

水質效益

臺南市鹽水區月津港水質改善及污水截流

月津港排水水質淨化場於土庫路設計每日最大污水處理量730公噸,生化需氧量平均去除率為85%,削減量約37.58公斤/日;懸浮固體平均去除率為60%,削減量約38.46公斤/日;氨氮平均去除率為85%,削減量約28.22公斤/日。

設計處理水量
(CMD)
730
水質項目 生化需氧量
(BOD5)
氨氮
(NH3-N)
懸浮固體
(SS)
削減量 (kg/d) 37.58 28.22 38.46
削減率 (%) 85 85 60

生態檢核

臺南市鹽水區月津港水質改善及污水截流

月津港水質淨化場工程,已完成場址周遭生態調查,其中,植物物種調查方面發現80科222屬274種,於植物型態上以草本植物佔絕大部分(51.8%),而植物屬性以原生物種最多(56.9%);陸域動物哺乳類調查發現5種18隻次,所發現之哺乳類均屬普遍物種,如臭鼬、東亞家蝠、赤腹松鼠等;鳥類共發現30種269隻次,如翠鳥、大卷尾等,除陸生性鳥種外,亦有水鳥如紅冠水雞、翠鳥、白鶺鴒、大白鷺、小白鷺、夜鷺等,所記錄到的鳥種均為台灣西部平原普遍常見物種。本場址地面上規劃景觀綠美化設計,主要可分為入口廣場區、自行車/人行步道、教育解說小徑、休憩廣場區等,提供民眾休憩、賞景及教育宣導之場所。

改善原理

配置內容說明

臺南市鹽水區月津港水質改善及污水截流

土庫路排水水質淨化場處理流程可分為下列主要操作程序,分別為截流單元操作;沉砂池單元操作;初沉池單元操作;礫間接觸曝氣池單元操作;放流單元(含回收水)操作;污泥單元操作…等。

單元配置圖

處理流程

臺南市鹽水區月津港水質改善及污水截流

主要處理單元包括截流設施、沉砂池、進流抽水井、初沉池、礫間曝氣池及放流池等。主要由沉砂池、初沉池去除部分SS,並經礫間曝氣池以填充礫石或人工濾材,使其表面形成生物膜,以達淨化水質之功效。污水經截流後,經動力方式幫送至沉澱池,主要以去除無機性懸浮固體物;並經後端礫間曝氣裝置處理後,放流至既有流域。

處理流程圖

環境與交通

場址座標
120.2768660 , 23.321043 地圖icon
場址參觀路線 月津港水淨場土庫路位於鹽水區公18-3及18-5親水公園串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