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 功能,可能會造成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建議開啟瀏覽器 JavaScript 狀態
:::

⾦⼭礫間場

工程總覽

行政區 新北市 金山區
流域 萬里磺溪
目標水體 金包里溪
工法類型 接觸氧化
完工年分 110
工程主辦單位 新北市政府水利局
場址維護單位 新北市政府水利局
場址介紹
金包里溪水質改善工程

⾦包⾥溪因地勢平坦,流速減緩,污⽔無法順利排出,以致發⽣惡臭及淤積。為解決該問題必須採雨、污分流,不再將污⽔直接排入⾦包⾥溪。並設置完善之處理設施將⽔質改善,以改善居住品質。其改善位置為⾦包⾥溪(中⼭溫泉公園段),⾦⼭市區⾯積約為53.17 公頃,係主要⽣活污⽔來源,計畫佈設污⽔截流管線,⻑度約628 公尺,並依不同河段施作不同形式之截流設施。

金包里溪水質改善計畫全案工程經費約1.22億元(含規劃設計監造費),礫間處理場目標處理水量為1,700CMD。除進行水質改善外,並進行工區周邊水環境建設及打造景觀新節點,提供民眾休憩駐足需求,全案工程已於110年4月完工。

場址特色

1.採用接觸曝氣、礫間接觸曝氣法

2.改善河川水質、營造自然生態環境

環境效益

水質效益

金包里溪水質改善工程

⾦⼭礫間場設計每日最大污水處理量1,700公噸,生化需氧量平均去除率為95%,削減量約274公斤/日;懸浮固體平均去除率為95%,削減量約274公斤/日;氨氮平均去除率為75%,削減量約51公斤/日。

設計處理水量
(CMD)
1700
水質項目 生化需氧量
(BOD5)
氨氮
(NH3-N)
懸浮固體
(SS)
削減量 (kg/d) 274.00 51.00 274.00
削減率 (%) 95 75 95

生態檢核

金包里溪水質改善工程

本工程施工期間落實生態檢核工作,策略如下,且經專業團隊評估本工區內棲地生態品質,完工後比完工前進步15分,顯示本工程確實執行生態保育措施並提昇生態豐富度。(資料出處:110~111年度新北市政府生態檢核暨相關工作計畫第一次生態檢核報告)

策略執行內容:

迴避:施工時(含便道),避免干擾工程範圍外濱溪植被帶及鄰近次生林。

縮小:建議整體評估調整治理區域,縮小工程量體規模,保留無災害或治理需求的植生區域。

減輕:施工時應設置施工圍籬,減輕對周遭環境生態影響。施工時應注意施工土砂對水質影響,減少混濁及渠道橫向構造物阻礙水流,影響縱向廊道。

補償:建議施工完成後進行工程區域綠美化植被復育,渠道兩岸旁可設置綠帶,並已栽種原生種為主。

改善原理

配置內容說明

金包里溪水質改善工程

⼀、污⽔截流⼯程:

改善位置為⾦包⾥溪(中⼭溫泉公園段),⾦⼭市區⾯積約為53.17 ha,係主要生活污水來源,計畫部設污水截流管線、長度約628 m,並依不同河段施作不同形式之截流設施,搭配景觀需求,其中1K+400~1K+624為景觀河段,1K+624~2K+028為暗渠段。

二、污水處理設施設置:

預定將處理設施設置中山公園,並採全面地下化設計,將截流水集中至處理設施處理後放流。處理單元包括截流設施、進流抽水井、撈污及浮除設施、接觸曝氣槽、礫間接觸曝氣槽、放流口等。主要以現地處理技術之接觸曝氣及礫間接觸曝氣工法,藉由礫間槽體中以礫石疊置,作為生物載體,提供大表面積使附著性微生物生成生物膜,於好氧環境下藉由微生物吸附、分解及氧化污水中有機污染物質,達到污染削減及淨化水體水質目的。

單元配置圖

處理流程

金包里溪水質改善工程

整體水流順序可分為污水進流抽水井→撈污機→浮除設施→接觸曝氣槽→礫間接觸氧化槽(分曝氣區及非曝氣區) →放流管→排放口設施。

處理流程圖

環境與交通

場址座標
121.6412500 , 25.221670 地圖icon
場址參觀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