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 功能,可能會造成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建議開啟瀏覽器 JavaScript 狀態
:::

屏東縣內埔鄉龍頸溪水質淨化場

工程總覽

行政區 屏東縣 內埔鄉
流域 東港溪
目標水體 龍頸溪上游水質
工法類型 接觸氧化
完工年分 112
工程主辦單位 屏東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場址維護單位 屏東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場址介紹
屏東縣內埔鄉龍頸溪水質淨化場興建工程

為改善東港溪水體水質,增加水資源利用率,本計畫特利用潮州大橋至萬巒大橋間之高灘地設置水質現地處理設施,經篩選優先以龍頸溪排水分洪道為主要目標水體,其主要係考量龍頸溪排水上游畜牧業重區之畜牧廢水對目標水體氨氮造成嚴重污染。

場區主要處理單元包括截流渠道、沉砂池、初沉池、接觸曝氣池、二沉池等。懸浮固體部分主要經由沉砂池、初沉池及二沉池依序沉降去除不同粒徑大小之懸浮固體;氨氮及BOD部分主要經由接觸曝氣池進行去除,繩狀接觸濾材有較大的比表面積、空隙率提供微生物附著生長形成生物膜,使污水中的有機物被氧化分解進而達到水質淨化的目地。

場址特色:

1.利用接觸氧化法及重力沉降法進行淨化水質。

2.龍頸溪河道截流水源至處理設施進行水質淨化處理後再排放回龍頸溪,提升水質。

3.改善河川水質環境、營造自然生態。

4.整場區水流已經進流抽水站一次動力泵進行取水並以重力流進行運作,降低電能消耗。

獲獎資訊

  • • 2022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優質獎

環境效益

水質效益

屏東縣內埔鄉龍頸溪水質淨化場興建工程

屏東縣內埔鄉龍頸溪水質淨化場設計每日最大污水處理量10,000公噸,生化需氧量平均去除率為75%,削減量約24公斤/日;懸浮固體平均去除率為80%,削減量約59公斤/日;氨氮平均去除率為80%,削減量約20公斤/日。

設計處理水量
(CMD)
10000
水質項目 生化需氧量
(BOD5)
氨氮
(NH3-N)
懸浮固體
(SS)
削減量 (kg/d) 24.00 20.00 59.00
削減率 (%) 75 80 80

生態檢核

屏東縣內埔鄉龍頸溪水質淨化場興建工程

屏東縣內埔鄉龍頸溪水質淨化場興建工程於施工範圍主要為於檳榔園及果園區內,植物分布較單純有14種,主要生物種類以鳥類為主有8種。本工程於施工期間儘量避開大樹、珍稀植物及縮小施工範圍,減少器材及機具操作時對植物的機械傷害,降低施工期間土石揚塵及大雨沖刷。

改善原理

配置內容說明

屏東縣內埔鄉龍頸溪水質淨化場興建工程

本工程主要為水環境改善之現地處理設施工程,處理流程為河道水截流取水後,水體初步沉砂以去除大顆粒有機物及無機物,後續進入水淨場內,利用接觸氧化法進行水質淨化並透過重力沉降使固液分離,經巴歇爾槽後以重力流排回河道,而部分水體透過快濾設施過濾後回收做為場區次級用水。本案水淨場規劃設計屬半綠化建築,場區呈現狹長地形,除場區行走道路外,亦有部分用地進行景觀綠美化,有助於形塑龍頸溪畔之景觀意象。

單元配置圖

處理流程

屏東縣內埔鄉龍頸溪水質淨化場興建工程

截流單元→進流渠道→沉砂池→進流抽水站→初沉池→接觸曝氣池→二沉池→巴歇爾量水槽等

處理流程圖

環境與交通

場址座標
120.5749440 , 22.622416 地圖icon
場址參觀路線 屏東縣內埔鄉龍頸溪水質淨化場興建工程位於內埔鄉立游泳池旁,場址參觀路線為前處理設施(100m)→接觸曝氣池(150m) →二沉池及放流單元(3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