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新海橋人工溼地 新海橋人工溼地位於台北縣板橋市大漢溪畔,隨著都市的發展、人口的密集,大漢溪上游的石門水庫阻斷了大部分的水源, 加上大漢溪沿岸的生活污水大量排入,使得大漢溪水質不佳。 新海橋人工溼地是台灣北部有名的人工溼地之一,由行政院環保署補助台北縣政府從2003年開始建置,面積約13公頃, 將鄰近的污水抽取到人工溼地後,透過與自然環境中的氧氣、土壤、微生物、植物交互作用,達到水質淨化的目的。 新海橋人工溼地的處理共經過5道程序: 1.初沉池─讓水中大部分的顆粒在這裡沉降,以免使人工溼地淤塞。這道前置處理程序也是人工溼地處理污水時必須的步驟。 2.水生植物密植區─在這裡密集種植蘆葦、香蒲等挺水性的水生植物,讓溼地底泥和水生植物根部的微生物, 使水中的汙染物質如硝酸鹽等發生脫氮作用,成為氮氣飄散到空氣中,以去除水中的氮汙染; 且汙水中較為細密的顆粒,也可以因為密集的水生植物攔截,在水流速度減緩的情況下,繼續沉降到溼地底部。 3.開放水域─開放水域主要是藉著水域的淨空,讓更多空氣中的氧氣進入到水中、成為水中的溶氧,好幫助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質,  如有機氮和有機磷,轉化成植物可吸收的養分。 4.第二水生植物密植區─這裡種植了空心菜等漂浮覆蓋性的水生植物,  它們可以大量吸收已經被微生物作用轉化過後所產生無機的氮和磷,成為植物生長的營養。 5.生態池─經過前面4個步驟的處理後,可以去除大部分的污染物,使水變得乾淨、清澈,  並且營造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讓民眾容易親近,就近觀察處理後的水質。  經過生態池之後的水,便排入大漢溪中。 新海橋人工溼地於2005年獲得了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的「傑出環保工程獎」。 環保署資料顯示,每人每天所產生的生活污水約200公升,台北新海橋人工濕地每天可處理1萬公噸污水,約為5萬人的污水量。 相隔不遠處、同樣也是占地13公頃的打鳥埤人工溼地, 也是應用初沉池、開放水域、密植區、生態池的自然淨化、節省能源的過程,共同發揮淨化污水的功效。 非常奇妙的,當我們應用這些生態的原則建立起污水處理的人工溼地之後,周圍的生物,也會被吸引前來。 大漢溪、淡水河的回游魚類、昆蟲、水蛇等生物,常會進入這片人工溼地覓食,並且吸引水鳥前來; 在這裡出現的水鳥種類相當多,有鷺科鳥類的小白鷺、蒼鷺、夜鷺等;鴨科鳥類的小水鴨、綠頭鴨路過這裡時,也會短暫停留。 目前為止,在這裡發現的鳥類約有31種。 水鳥與其他動物的造訪,豐富了生態淨化工程的成效,藉著生態工程自然的力量來淨化污水,也提供了人們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方式。 新海橋和打鳥埤人工溼地就位在河濱上,是許多民眾平日休閒的好去處,附近的學校也會來此地校外教學。 人工溼地有別於傳統的污水處理方式,造價及維護費用都較為低廉,利用河灘地進行水質淨化,來改善大漢溪的水質, 運用生態淨化工程的原理,使河灘地具有污水淨化的功能,並成為富有教育意義的生態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