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 功能,可能會造成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建議開啟瀏覽器 JavaScript 狀態
:::

龍頸溪排水水質淨化工程

工程總覽

行政區 屏東縣 竹田鄉
流域 東港溪
目標水體 龍頸溪排水分洪道
工法類型 漫地流
完工年分 109
工程主辦單位 屏東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場址維護單位 屏東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場址介紹
龍頸溪排水水質淨化工程

為改善東港溪水體水質,增加水資源利用率,本計畫特利用潮州大橋至萬巒大橋間之高灘地設置水質現地處理設施,經篩選優先以龍頸溪排水分洪道為主要目標水體,其主要係考量龍頸溪排水上游畜牧業重區之畜牧廢水對目標水體氨氮造成嚴重污染。

108年推動本計畫,於龍頸溪排水分洪道與東港溪交匯處旁之高灘地設置「龍頸溪漫地流水質淨化場」,目標處理水量為3,500 CMD,並於109年完工;採用漫地流工法並結合牧草資源,透過自然機制達到水質淨化之成效。

環境效益

水質效益

龍頸溪排水水質淨化工程

龍頸溪排水水質淨化工程設計每日最大污水處理量3,500公噸,生化需氧量平均去除率為43.8%,削減量約13公斤/日;懸浮固體平均去除率為58.3%,削減量約50公斤/日;氨氮平均去除率為58.3%,削減量約8.5公斤/日。

設計處理水量
(CMD)
3500
水質項目 生化需氧量
(BOD5)
氨氮
(NH3-N)
懸浮固體
(SS)
削減量 (kg/d) 13.00 8.50 50.00
削減率 (%) 43.8 58.3 58.3

生態檢核

龍頸溪排水水質淨化工程

調查時有穩定且常見鳥類族群,如白頭翁、綠繡眼及麻雀等。經調查共發現74科164屬192種維管束植物,植物型態以草本植物最為優勢,共116種;哺乳類共發現17科25種,除平地常見鳥種外,亦發現水鳥,如翠鳥及紅冠水雞等,無發現較為敏感之物種;兩棲爬蟲類則發現6科8種,除平地較常見物種外,無發現較為敏感之物種。

改善原理

配置內容說明

龍頸溪排水水質淨化工程

處理單元包括截流設施、沉砂抽水井、漫地流槽及放流溝等。主要以現地處理技術漫地流工法技術並結合台畜草狼尾草7號,藉由土壤表面之物理、化學及生物作用,及牧草對氨氮之吸附作用,進而削減污水中之污染物質,同時可維持灘地之綠化,達水質淨化之目的。

單元配置

處理流程

龍頸溪排水水質淨化工程

龍頸溪排水分洪道 → 沉沙池 → 進流抽水井 → 漫地流槽 → 放流溝 → 東港溪

處理流程

環境與交通

場址座標
120.5520620 , 22.583098 地圖icon
場址參觀路線 龍頸溪排水水質淨化工程位於龍頸溪排水分洪道及東港溪匯流處旁高灘地,以沿橘色人行道參觀13塊漫地流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