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
哈赫拿爾森林及周邊水岸改善計畫
探索水環境新風貌,打造永續親水空間!
本網站匯集全國水質淨化現地處理場址,展現政府推動「水環境改善計畫」的豐碩成果。透過跨部會協作及整合資源,系統性提升河川、排水與海岸環境品質,並導入水源淨化、濕地營造、生態復育等技術,恢復水岸生命力。這些場址不僅淨化水質,更融合景觀美化與生態教育,打造親水亮點,邀您一同探索臺灣各地的綠意水岸,感受水與環境共生的魅力!
全國縣市場址分布
資料更新日期 : 2025/08/07
場址數
處
設計處理水量
萬公噸 / 日
相當於座 奧林匹克標準游泳池水量
奧林匹克標準游泳池水量 :2,500公噸
生化需氧量
每日公噸
相當於人 每日生活污水生化需氧量
每人每日生活污水生化需氧量 :40公克
氨氮
相當於人 每日生活污水氨氮含量
每人每日生活污水氨氮 :10公克
懸浮固體
相當於人 每日生活污水懸浮固體含量
每人每日生活污水懸浮固體 :40公克
瑞興濕地
本計畫於中庄攔河堰旁公有地創造兼具河川環境營造以及水質改善兩大功能之人工濕地,將大漢溪水環境休憩與水質改善上補足最後一塊拼圖,完善本河段公共友善政策最後一哩路,讓民眾有感好水質、好生活、好安心的大漢溪水岸。
龍頸溪水質淨化場
為改善東港溪水體水質,增加水資源利用率,本計畫特利用潮州大橋至萬巒大橋間之高灘地設置水質現地處理設施,經篩選優先以龍頸溪排水分洪道為主要目標水體,其主要係考量龍頸溪排水上游畜牧業重區之畜牧廢水對目標水體氨氮造成嚴重污染。 場區主要處理單元包括截流渠道、沉砂池、初沉池、接觸曝氣池、二沉池等。懸浮固體部分主要經由沉砂池、初沉池及二沉池依序沉降去除不同粒徑大小之懸浮固體;氨氮及BOD部分主要經由接觸曝氣池進行去除,繩狀接觸濾材有較大的比表面積、空隙率提供微生物附著生長形成生物膜,使污水中的有機物被氧化分解進而達到水質淨化的目地。 場址特色: 1.利用接觸氧化法及重力沉降法進行淨化水質。 2.龍頸溪河道截流水源至處理設施進行水質淨化處理後再排放回龍頸溪,提升水質。 3.改善河川水質環境、營造自然生態。 4.整場區水流已經進流抽水站一次動力泵進行取水並以重力流進行運作,降低電能消耗。
田寮河水環境
場址位於基隆市信義區東明路,承接旺牛橋上游東明大排等污水系統做為截流取水目標水體,截流後導入現地處理設施,以接觸曝氣法進行水質淨化處理後再排放回田寮河,達成進行水環境改善目標,提供市民與遊客一個綠意盎然的休憩場所,並藉由環境教育凝聚社區居民向心力,參與協助周邊環境整治與相關環境保護工作,以促使周邊地區發展。 場址特色 1.利用接觸曝氣方式淨化水質。 2.引入田寮河左岸東明大排上游主流及L3箱涵等水源至現地處理設施進行水質淨化處理後再排放回田寮河,提升水質。 3.改善河川水質環境、營造自然生態
浮洲人工濕地
位於板橋浮洲地區之湳仔溝,主要收集土城、板橋地區之晴天污水。由於該地區污水妥善處理率偏低,因此造成匯集該區域污水之湳仔溝成為大漢溪最大之污染來源。 有鑑於此,新北市政府針對大漢溪污染整治,將湳仔溝水質改善列為優先整治對象。其中湳仔溝水質改善工作,以現地處理結合污水截流方式,將兩岸污水送至大漢溪浮洲橋下游低灘地,透過人工濕地結合礫間接觸曝氣氧化方式進行水質淨化,淨化後部分乾淨水源再回流至湳仔溝,以補注湳仔溝基流量。 透過結合人工濕地、礫間接觸曝氣氧化及截流方式處理湳仔溝污水,不但有效達成水質淨化之目標,對於大漢溪沿岸生態廊道復育及湳仔溝水岸活化更具有顯著之效益。
綠川礫間水淨場
為再現綠川風華促進中區再生,環境部於105年補助臺中市政府設置礫間淨化設施,最大處理水量為24,000CMD,並於107年完工,以水質改善為核心,透過整體污水截流及現地水質淨化設施之聯合操作,營造類似京都的鴨川、首爾的清溪川的親水環境,帶動周邊環境整體發展。
龍潭大池水淨場
龍潭大池位於桃園市老街溪最上游處,近年來因居住人口之活、觀光遊憩等行為所產生之污染逐年增加,導致龍潭大池水質優養化問題逐漸嚴重,因此透過礫間接觸曝氣及多層複合濾料工法進行水質淨化,總設計處理水量為18,000CMD,同時配合園區及入池溪流環境營造,提升整體遊憩休閒空間環境品質,塑造桃園市一水域新亮點。 場址特色 1.採用MSL多層複合濾料淨化工法及礫間接觸曝氣法 2.改善河川水質、營造自然生態環境
東大溪礫間水淨場
東大溪二期水質淨化場承接東大溪一期工程,位於臺中市西屯區,專門處理附近商圈的生活污水。該場區的設計目標是每日處理水量達8,000立方公尺CMD,一期設計處理量為2,000 CMD,兩期合計可處理水量達10,000 CMD。本案將全量截流附近商圈的生活污水,將這些原本嚴重污染的污水處理至接近輕度污染的水質,顯著改善東大溪流域的水質。該工程不僅有助於減少東大溪受到的污染,還對臺中市的水質改善計畫做出積極貢獻,進一步提升流域水質並促進生態環境的修復。
月津港水淨場
「月津港水質改善及污水截流」工程分別在土庫路及信義路各興建一座水質淨化場,並在中上游污染排水管線截流,避免污水直接流入河川,再搭配相關綠美化及環境營造,能大幅提升當地的生活品質及觀光效益。 每年透過月津港燈節、泛舟活動、生態魚類野放,讓居民共同參與,打造在地人與環境的和諧共存空間。
水清人更親 魚鳥回來了
惠來溪朝馬礫間水淨場
SHARE
TOP